青蚨散人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149章 巫术(2)(求月票),我有一个诡王朝,青蚨散人,小说巴士网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桑雀经常和姜枣一起看恐怖片,还听姜枣讲过不少民俗恐怖故事,碗中立筷这种她肯定听过。</p>

见桑雀点头,余大继续一边带路一边道,“这种驱鬼巫术叫‘送状头’,对付普通的邪祟上身很有效,也不会伤到人。作法时,家有邪祟病人,或昏迷、或胡说狂笑、或突然抽搐,则在病人卧位的头上置一只水碗,倒入清水。”</p>

“然后用一双筷子,一只横在碗中央,一只立于水中紧靠横筷,边立边呼唤各种邪祟的名字,一旦筷子立住,便认定是被叫中名字的邪祟在作祟。这时,就要低声请邪祟宽恕,并答应献祭和还愿条件。然后收起筷子,将水碗端出门外,向远方泼洒,表示邪祟已送出家门。”</p>

桑雀暗暗记下来,这跟她在现代了解到的差不多,她又问,“那要是叫错了邪祟的名字,引来其他邪祟怎么办?”</p>

出了城西范围,走在去城东的主道上,路上行人渐渐多了起来,认识余大的人很多,经过时都会跟他打招呼,包括周围店铺里的伙计和掌柜,也会特意走出来,笑呵呵的跟余大招招手。</p>

桑雀发现,余大在望山城中的人缘特别好。</p>

余大一路不停地跟人点头,慢慢跟桑雀道,“这确实是个问题,有些邪祟本来不会出现,但要是被人叫了名字,尤其是夜间,反倒容易被招来。这时候还有一种卜算的巫术,可以知道到底是什么邪祟上身,叫‘过阴术’。”</p>

“哎呀,那可要恭喜你了。”</p>

“收了个小徒弟。”</p>

张员外把弓交给管家,上前抱起襁褓中的孩子。</p>

不过听余大说的这些,让桑雀忽然对现代跟巫术相关的历史有了一些兴趣,想等下次回去之后查阅一下,看看两边世界在这方面是不是共通的。</p>

桑雀觉得她可以先用余大的方法‘讲道理’,要是邪祟恶鬼不听,那她也略懂一些‘拳脚’。</p>

桑雀听得认真,余大也确实在这方面经验丰富。</p>

章节中关于‘巫术’的一些说法和例子取自:</p>

‘过阴术’是苗族民俗。</p>

“鬼祟,也是欺软怕硬,欺善怕恶之辈,一些仪式和祭祀的声势越是盛大,鬼祟越不敢出现。”</p>

随着箭矢射出去,襁褓中的孩子突然哇的一声哭起来,周围那些黑影也烟消云散。</p>

而且邪祟得到了满足,就不会反噬。</p>

“马蹄巷那边出事了,整个巷子的人都在家中昏睡不醒,我们查不出什么原因,你快去看看吧。”</p>

余大的办法麻烦了些,却能保住人的性命,还能得到人的感激,化为香火。</p>

但弊端肯定有,处理不干净的话,只会激怒邪祟,引来更严重的反噬。</p>

张员外走到宅子正门左侧,取下弓和箭,分别射向天地四方。</p>

宅子正门里面,一个衣着华贵的妇人,头上绑着防风的抹额,还有些月子里的富态,身后跟着一个奶娘,抱着襁褓之中的孩子。</p>

管家和小厮们派发完红封之后,一个八字胡的员外郎骑着马从侧面的巷子里出来,绕回正门之后下马。</p>

①《中国巫术》张紫晨所著,1990年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。</p>

余大继续道,“巫术驱鬼用的大都是自然中能见之物,譬如树木花草中的桃木,芦苇,荆棘,桑木,白茅,兰汤,艾蒿,茱萸等等。”</p>

“这种饿祟,要是你给它食物,它就会经常上门,不给食物,又会以恶臭之风害你生病。对于寻常百姓有个简单的处理办法,就是脱鞋扔进饿祟的破碗里,之后以桃木将其打散即可。”</p>

里面是一枚铜钱,却跟正常流通使用的铜钱不一样,钱币一面是星剑龟蛇四种图案,一面是‘驱邪辟恶’四个字。</p>

“……你快忙去吧,我们还要巡街。”</p>

余大和桑雀站在人群后方,余大给解释道,“那是桑木做的弓,蓬草做的箭。接子仪式是孩子刚出生的时候,就在大门左侧悬挂弓箭,待到孩子出生满三日之后,再由父亲射箭驱散四方邪恶的仪式。”</p>

试想一下,对于一个有二层或三层实力,又能随便杀人的日游使来说,遇到邪祟上身的情况,一刀把邪祟连人一起砍了,是最省时省力的办法。</p>

“钱可通神,可使鬼,道门常用铜钱做法器,巫术里也有铸造厌胜钱当做祈福和镇压邪祟器物的做法。凡是家中有喜事的大户人家,就会特意铸造这种钱派发给路人,用来祈福,这些厌胜钱也能留到除夕,给家中孩子当压岁钱。”</p>

余大一路结合着各种例子讲,桑雀跟在他身边听得津津有味,这可比上课学的那些有趣多了,还很实用。</p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女生耽美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逍遥小神捕

青山墨客

从港岛开始发家

人生错过

甜蜜军婚女将军在七零被撩了

梦想一零零

大明:带着老朱去穿越

男儿带吴钩

都市极品双修

荆南

剑网三:重生获得神级天赋

郑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