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白牛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143章 闹饷,回到大明朝王斗谢秀娘,老白牛,小说巴士网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“这么好的地方。军民却如此贫苦,真是让人叹息!”</p>

此时王斗是站在桑干河岸边发出这声感叹,这十天来,王斗的脚步踏遍了保安州各地,州城内外,境内各个军堡,各地的屯田矿山,他都有去看过,城内外军民的贫苦,深深震撼了他。</p>

讽刺的是,当地的条件却是如此优越,特别是州城附近,大片大片的都是良田土地。</p>

只是为何这众多的土地,军民的生活却是如此贫苦?</p>

听了王斗的感慨,身旁众人一齐叹气。</p>

在王斗身旁,站着州城管屯官张贵,还有韩朝,谢一科等一干护卫。</p>

离他们身前不远,是一条叫河南惠民渠的水渠,蜿蜒从桑干河内引出,灌溉了桑干河南岸的大片土地。不过这条水渠的情况却是不容乐观。很多地方己经淤积废弃,从水渠的情况看,河南惠民渠己经多年没有疏濬修理,引水效果大大减弱。非但如此,桑干河两岸几条大渠多是如此。</p>

为了保证屯田,从宣德年开始,朝廷曾陆续在桑干河两岸开凿修建了五大灌渠系统:北平坡渠、河南惠民渠、中惠民渠、南惠民渠、公务渠等。围绕这五条河渠,周边又密密修建了各样小型的池渠,灌溉周边高达几万亩的田地。只是多年没有修治,这些水渠现在能发挥的效果不到三成,王斗看到许多原本优良的田地都成为了荒野。</p>

农历的十月下,这天气越冷,张贵揉了揉自己满腮虬髯的脸面,他对王斗禀报道:“大人,我保安州城的屯田精华,大半是位于这浑河与洋河之间的平川上,可叹的是,这里的大部土地,都是属于收不上税粮的免税田。”</p>

依张贵说的,这州城附近的屯田地,原本都是属于普遍军户与民户的田地,每年向朝廷交纳大批的夏税秋粮。</p>

不过到了现在,这里的大片良田土地,军户的屯田,一大半被州城,卫城各级军官占有。民户中的田地,一大半被当地文人士绅。豪强地主所占有,原本土地上的军户民户,己经大部成为他们名下的佃户。能拥有自己军田民田的军民百姓,在这州城附近己经很少。</p>

从张贵口中,王斗知道保安州军户屯田原本有三万多亩,到了现在,几乎有两万多亩,都被各级军官所侵占,州城治下民户也好不到哪去,他们民户田地原本有三万多亩,同样大部被侵占。</p>

这些豪强文人武将,他们侵占大部良田,却又千方百计地躲避税粮的征收,沉重的负担,都转嫁到最底层还拥有农田的军户或是民户头上,造成他们更加的贫苦与破产。</p>

张贵道:“大人,下官与你说实情,我州城军户的屯粮征收,每年定额税粮是二千一百石。然下官上任后,每年征粮不到一千两百石,且一年比一年少。军户不堪盘剥,逃亡不断。今年夏日鞑子兵又入寇,到明年夏,州城的军粮征收恐不到一千石。”</p>

他叹气:“上官催促得紧,每每责备,下官苦啊。”</p>

王斗点头:“兵燹过后,十室九空,田归富户,富者益富,贫者益贫,如此分化循环,军民安能不苦?税粮收不上来,你在这个位置上也是难办,老张,我理解你。”</p>

张贵听了更加感激涕零,往日的下属成为自己顶头上司的尴尬,现在己经完全消失不见,他只想好好地抱住王斗的大腿,做出一番事业来,让王斗觉得器重他是个不错的选择。</p>

王斗看着眼前的大片田地无声地叹了口气,从这些文人武将手中征粮是不可能了,庞大的利益反扑,会将王斗撕成粉碎。窥一斑可见全豹,经过王斗这些天的调查,州城各地所有能捞取利益的地方,商业,矿业等,全部被豪强地主文人武将分割完毕,自己要使军民富足。只有另辟蹊径了。</p>

韩朝跟随王斗日久,他自然明白眼前的情形,他道:“州城附近,应该还有大片的荒地,我们不从那些文人武将手中征粮,参照舜乡堡的老办法,另外开垦荒地,分给那些没有田地的军户百姓,应该可以开辟出一块新的天地。”</p>

张贵道:“韩朝兄弟,说得容易,要开垦荒地,需要多少钱粮?靠近水源的地方,可都有豪强占据。在无河渠之地开垦农田,这投入就大了。”</p>

在桑干河与洋河边上,当地的文人武将不愿意拿出大批的钱粮来兴修水利,对于灌溉不便的地方,他们其实也是大打灌井,投入太大时,他们也一样选择了放弃。对于普通的军户百姓来说,他们更是有心无力,其实大明一向鼓励开垦荒地,只是垦来的荒地最终又被豪强侵占,而且越来越沉重的税役。又迫使他们放弃耕地,逃荒别处。</p>

产出抵不过投入,造成的结果,就是保安州附近有大片的荒地闲置,却是无人愿意前去开垦。</p>

两河边上,文人武将不愿意拿出钱粮修葺水利,王斗同样也没有兴趣拿出钱粮来疏濬这些河渠,为这些收不上税粮的田地作无用功。他道:“别无他法,只有开垦荒地一条路,投入虽大,只要熬过最初这一关。将来的事情就好办了。”</p>

王斗估计,离河渠远的地方开垦荒地,只有挖掘砖石深井,各种成本算上,需要二十多两银子,每井可以灌田二十余亩,虽然王斗可以想出种种办法来节省财力,不过最终的投入还是非常大。</p>

这时候,他分外想念后世那些红薯,土豆等高产耐旱作物,可惜的是,这种高产作物要移植是非常困难的事情。没有适应当地地理气候的相应良种,就算找到这些作物,勉强种植上去,产量也达不到满意的效果。</p>

大明崇祯年间,杨鹤、洪承畴、张彝宪等人治理陕西时,为了干出成绩,张彝宪曾在陕西当地强制推广红薯与白薯,结果却是闹出了民变。事实上,红薯等高产作物一直到清时的乾隆年间,才在中国北方广泛推广。。</p>

王斗估算今后几十年内,那些的高产耐旱作物,自己都不用想了,不过从靖边堡与舜乡堡的经验得知,只要有一个良好的制度与规划,让军民们安心屯种,解决军民们的吃饭问题还不是难事。特别是保安州这个地方资源这么丰富,好好经营,完全可以让保安州成为宣府镇的富饶之地。</p>

王斗后世曾为历史教师,对明末历史,山西,河北等地的地理研究极深,依王斗对保安州地理的了解,这保安州,也就是后世的涿鹿县,境内有可供开垦的耕地面积达五十多万亩,其中大部分还是水浇地。从隆庆年开始。保安州还种起了水稻,人称“千里桑干,唯富涿鹿”。就算其中有几万亩田地被豪强所侵占,余下的田地开垦起来,完全可以解决军民们的耕种需求。</p>

不但如此,保安州境内还有大批的林地草场,高达近两百万亩,为王斗蓄养牛羊马匹提供了良好的基础,后世涿鹿县的畜牧业也非常发达。保安州境内还有丰富的煤、铁资源,可以为王斗发展军事手工业提供大批的生产原料。</p>

后世涿鹿县人口有三十三万之多,清末时,也有人口达十万左右。这么多耕地资源,养活三十三万不敢说,养活十万人口还是可以办到的。</p>

看着眼前广阔土地,王斗心头豪情涌起,用两年的时间,养活境内的所有军民,并练出一只五千人的军队,这就是王斗任操守官的远景目标。为了达成这个目标,一切的阻碍,自己都会以雷霆之势,将其扫灭之!</p>

……</p>

崇祯九年十月二十六日,天气更是寒冷,刺骨的寒风不时从厚厚的布帘内吹进来,给屋内带来一些寒意。</p>

“听说,操守大人从州城外回来了,大冷的天气,也不知道他在城外干什么。”</p>

此时是在把总池登善的府上,屋内烧着熊熊的炭火,加上醇香的烈酒,屋内几人都不由有些醉意。</p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我不是信徒

半纸斯文

开局无限余额:神秘千金她美又飒

从今天开始当神豪

嫌弃彩礼少,我和豪门千金结婚

三千温言对酒

魔法记录复生异世界那就好好生存

折纸留言

风驰江湖行

风流小浪

我的白富美女友

命运一刀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