忘川河中的鱼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173章 改革,我的老板是崇祯,忘川河中的鱼,小说巴士网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朱由检坐在马车里,和李义深入探讨了一系列改革措施。他详细阐述了如何削弱地方势力,瓦解地方豪强的联盟,以防止他们联合起来对抗朝廷。

首先,李义提出将南直隶划分为两个省份,并分别取安庆府和徽州府的首字命名为安徽布政司;同时,取应天府的旧称江宁府以及苏州府的首字命名为江苏布政司。此外,还将松江府、庐州府、扬州府直接纳入朝廷管辖范围,称为"直辖府"。这些直辖府的知府品级与巡抚相当,拥有更高的权力和地位。

接着,李义计划在襄阳府、重庆府、开封府、岳州府和赣州府设立直辖府,并在每个府驻扎两万名士兵。另外,再配备一万名卫所兵负责监督地方官绅。这些士兵只能由驻防地的知府调动,而直辖府的官员则全部由朝廷直接任命和罢免,地方政府无权干涉。这样一来,就像是在这些地方钉下了一颗颗钉子,为将来按照锦衣卫提供的名单逐个清查提供了有力保障。如此操作,即使那些文人士绅想要挑剔毛病来攻击朝廷,也无从下手。

李义还提出了改革官制,他认为大明的六部实在过于紊乱,应该将其中一些机构和衙门独立出来组成新的衙署才好。就拿户部来说吧,它既要管理户籍又得管理赋税、农业生产以及铸币等事务,这样一来户部的职权范围未免太过宽泛,不如将户部拆分开来,成立一个专门的财政部来主管赋税;同时设立一个农业部,让其主管粮食和畜牧产业;另外再设一个民政部,让他们去主管户籍人口的统计工作,并负责行政区域的划分命名,当然也要肩负起救助贫困百姓等与百姓生老病死、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的事宜。

再说说工部吧,它所负责的事项更多地偏向于营造工程、管理工匠、屯田、兴修水利以及修桥铺路等方面,同时还兼具铸造武器和各种生活用品的职能。李义觉得这一部分同样也可以进行拆分,比如将修桥铺路等业务从工部中剥离出来,成立由朝廷持股的国营工程公司,如此一来便能更好地开展相关工作。不仅能接朝廷的活民间的活也能接,必须要发挥更大的价不能一味地让朝廷砸钱进去,屯田之事完全可以交由农业部负责处理,铸造武器的事宜也能够通过设立大明皇家兵器公司来解决。如此一来,不仅能够承接来自朝廷的武器订单,同时也能够接受民间的武器订单。不过需要注意的是,只允许铸造轻型武器即可,诸如鸟铳、神臂弓之类的物品,至于火炮这类重型武器,则是绝对不允许在民间私自持有的。即便是想要铸造火炮,也必须是藩属国的使臣与朝廷经过商议之后才能够接单。而对于水利方面的事务,可以直接成立一个专门的水利部门进行管理。

此外,关于管理工匠的问题,李义认为这简直就是愚蠢至极。一方面压制着工匠的地位,另一方面却又要求他们到工部轮流值班。不仅无法赚取钱财,甚至还需要自掏腰包,而且平时还不允许他们接手私人业务。李义觉得这样的制度应该被彻底废除,并且给予工匠们一定的好处,以激发他们发明创造的积极性。唯有如此,将来才不会被西方国家全面超越。

李义滔滔不绝地讲述了许多观点和建议,而朱由检则专注地聆听着,并挑选其中的重点内容记录下来,以便日后向皇兄进谏。就这样马车走了一路李义与朱由检说了一路,二人就改革官制提出不少想法,但大多时候都是李义在说,凭借着自己现代人的记忆将现代政府的架构详细地描述给朱由检听,并用朱由检能够理解的方式进行解释。李义还提出要把礼部拆分成多个部分,比如文化部、教育部、外交部,或者叫理藩院,也可以只拆成教育部和外交部两个部门。

朱由检听到这里,不禁皱起眉头,问道:“这样拆分不怕孔家联合世家反对吗?”

李义毫不畏惧地回答道:“只要他们敢,我李义就敢将他衍圣公一脉杀个干净!说实话王爷,孔氏一族除了孔圣人之外,这些后人根本比不上孔圣人的十分之一。所谓君子六艺,估计他们一样都不会。你信不信,当代衍圣公恐怕连《论语》都背不全呢!你信吗?”

朱由检思考片刻后,点了点头说道:“我觉得也是。先不说孔家,看看我大明的这些勋贵之后如今是什么样子就能知道了。大多数人的能力甚至不如他们的先祖的三成。这孔氏一族传承了千年之久,恐怕也好不到哪里去。”李义这时突然想到一个扳倒孔家的办法了,朱由检皱起眉头,疑惑地问道:“什么办法?”李义深吸一口气,压低声音说道:“不知殿下是否记得熊大人与我回京路上遭遇水贼袭击之事?”朱由检微微颔首,表示略有耳闻。

李义继续说道:“那些水贼其实并非普通的盗贼,而是孔胤植派遣而来。因为熊大人手中握有一份对孔胤植不利的罪证,这份证据足以扳倒孔家,甚至能够牵连江南一半的士绅大族和东林党。然而,陛下迟迟没有动手,只是在默默积攒力量,等待最佳时机将他们一网打尽。如今,机会已经来临。我们手中的书信里,不正有晋商和徽商与建奴勾结的确凿证据吗?如果再加上几封来自衍圣公府的信件,岂不是更合情合理?”

朱由检听后,惊得张大嘴巴,难以置信地说道:“李将军,你真的打算这样做吗?如此一来,恐怕天下的文人士子会陷入一片混乱啊!”他深知此事关系重大,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轩然大波。李义言辞恳切地说道:“殿下啊!自董仲舒倡导‘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’以来,儒家已经掌控天下长达一千余年。然而时至今日,单凭儒家之力已难以改变大明之现状。唯有实现百家争鸣、百花齐放,方能将大明推向历史的崭新高峰。儒家思想已然无法适应现今之局势,殿下难道不认为阳明心学更为契合大明吗?仅仅一句‘知行合一’,便胜过背诵整本《论语》。当今之大明,必须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,开创全新的时代啊!”他目光坚定,仿佛看到了未来的希望。朱由检说道:“好,既然如此本王就与你一同为大明创造新的历史。”朱由检一脸憧憬的看着前方,这时马车突然停下,一名亲兵把总过来禀报道:“信王殿下,广宁城到了,天色已晚还是明天再赶路吧。”朱由检点点头,说道:“也好,传令下去,全军扎营!”随后朱由检进了马车准备进城。

www.mbaoge.cc。m.mbaoge.cc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让我演龙王?可我真无敌!

睿睿的智慧

人在大明写日记,老朱家都破防了

四月除夕

我死后,妻子疯了

腾世天地

重生之娱乐无常

金鑫垚

葬千江

笔峰居士

山海有精灵

山海经理